satake
最新信息
企業文摘
交流訪談
成功案例
佐竹招聘
您現在的位置:佐竹機械(蘇州)有限公司 > 佐竹動態

1:一口吃不成大胖子,但可以吃出一個千億級的加工米飯產業

每天拿起筷子吃飯,再平常不過。很多人還不知道,在我們的飯桌上,一個千億級別的產業正在慢慢崛起。

 

這個產業就是:加工米飯產業。


大型公司的食堂、醫院的供餐、我們吃的外賣、便利店買的便當、快餐店吃的白米飯,都將被這個產業囊括在內。而我們追求效率、飲食安全的訴求,將會加速這個產業的發展壯大。

 

米飯工業化,最初起源于日本。


1,日本煮飯工業化的起源和發展:

 

在日本,從繩文時代末期開始,就開始種植水稻。直到明治時代后期(1901年之后),大米作才作為主食出現在普通百姓餐桌上。

 

明治時代,煮飯工業化的雛形,首先出現在軍隊和寺院里。軍隊和寺院用大型的土鍋或鐵鍋,集中、多量地煮米飯,供給個軍人和僧人食用。煮飯燃料采用的是煤炭或者木柴

 

到了第二次大戰后,單鍋煮飯發展成米飯鍋爐,并出現了雙層構造的鍋。

 

隨著天然氣的普及,到了昭和30年代(1955年左右),日本人開發了天然氣煮飯器,開始大量煮飯供給學校、醫院、公司事務所等單位。

 

同時期的昭和30年(1955年),日本市場上開始銷售電飯煲。感應器感知鍋底的溫度,可以自動停止加熱。用電飯煲煮飯,也實現了米和水比例的定量化,這在煮飯歷史上,意義巨大。

 

到了昭和35年(1960年)左右,日本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,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,為了推進便當飲食,同時也為了提高效率,日本合作社開發了“煮飯中心”,可以多鍋米飯同時蒸煮,時間效率上大大提高。

 

昭和47年(1974年),立式天然氣自動煮飯器登場,占地面積小,煮飯效率高。每層的鍋設計成獨立的空間,熱氣收集到每層的頂部,然后用管道排出去。安裝了溫度感應器,可以感知米和水的升溫,自動計測沸騰時間,自動關火。

 

昭和63年(1988年)業務用的小型煮飯器,與全自動秤米、量水、洗米、配米、配水的自動洗米裝置合體,進化成全套的自動煮飯生產線。

 

在此基礎上,在平成5年(1993年),改良后的產品:業務用IH(電磁誘導加熱)煮飯器進入市場。



不久之后,IH連續煮飯系統誕生,這個系統由多臺并排的小型IH煮飯機、搬運機器人、傳輸帶、洗米、填充裝置組裝而成。優點是燃燒排出熱氣少,室內換氣量少,衛生管理比較方便。

 

之后,這個系統的鍋容量,擴大到最大可蒸煮7kg米飯,實現了IH煮飯裝置和鍋的專用大型化。到了這里,日本的煮飯工業化技術基本成熟。


產業的發展,源于社會的需求。

 

日本實行男女雇傭機會均等,女性也參與到社會工作中,并且女性晚婚、未婚化、以及夫妻雙職工已經常態化,由此單身、小家庭數量增加,打包帶回家的便餐、外賣、在外就餐等需求不斷增長,市場規模不斷擴大。

 

根據日本總務省家計調查,外賣帶回家、去店里吃飯的支出,連年擴大,特別是“在外面買了帶回家吃”的支出,最近15年增長了大約24%之多!

 

但是由于日本外賣產業勞動力不足,飲食店的煮飯業務委托給外部,2015年煮飯工廠的米飯生產量比上一年增加2.8%,特別是便利店和超市的飯團產品,市場銷量很好。

 

經過半個多世界發展起來的煮飯系統、煮飯工廠,為日本民眾生活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。煮飯工廠大量為便利店、飲食店、醫院、學校、公司等集中提供米飯和配菜。

 

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,煮飯工業化需求在中國成為趨勢。


蘇ICP備05009316號

首 頁   |   關于佐竹   |   產品世界   |   佐竹動態   |   聯系我們

Copyright ? 2002-2021 佐竹機械(蘇州)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  蘇ICP備05009316號
技術支持:億韻商務 蘇州網絡公司

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金楓路229號  郵 編:215129  電 話:0512-65368225  傳 真:0512-65365922

蘇公網安備 32050502000175號

 
草莓视频下载-下载app - 草莓视频下载-下载下app - 草莓视频新版黄版下载安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