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,桃花初綻,楊柳泛青,草長鶯飛,清風拂面,雨潤萬物,一派氣清景明的春日氣象,“清明”也由此得名。在我國的二十四個節氣里,唯獨清明兼具節日的意義。足見清明的重要性。應該說,在二十四節氣里,它最懂得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的融合。
清明習俗豐富,歸納起來有兩大傳統:一是禮敬祖先,慎終追遠;二是踏青郊游、親近自然。但在我們江浙地區,還保留著一個習俗——吃青團。雖然青團原先是祭祖用的冷食,但在喜糯食的江南,這一清明前后才能短暫出現的特有小吃,還是吊足了食客的胃口。
“搗青草為汁,和粉做團,色如碧玉。”袁枚的《隨園食單》所描繪的便是這青團的做法。春天的野菜鮮美爽口,人們選取野菜熬成汁液,混入糯米團中蒸制,一顆顆綠油油的青團就出鍋了。它油綠如玉,不甜不膩,帶有清淡卻悠長的艾草香氣,咬下一口,春的味道沁人心田。
那么如何才能吃到更加糯韌綿軟的青團呢?怎樣使糯米粉的口感更好呢?來看看佐竹的超微粉碎內分級磨設備!

該設備是一種具有超細分級功能的食品級微粉生產設備。該機主要適用于粉碎莫氏3.5級硬度以下谷物的粉碎,能獲得8-150μm的超細粉體;同時,也適用于粉碎連同干燥的作業要求,大流量的熱氣流能將濕物料瞬間(大約1s)干燥,減少淀粉糊化和淀粉損傷。
并且與金剛砂盤水磨相比,超微粉碎內分級磨設備具有以下優勢:
1.減少物料的流失,提高出品率2.0%以上。
2.干法洗米節水減排70%。
3.粉碎、干燥和分級在一臺機內完成,省去了板框壓濾脫水系統。
4.粉碎粒度的調整可在設備運轉中調節,無需停機更換部件。
5.有利于實現自動化,改善工作環境,減少操作人員。
江南的春天總是短暫,吃上一口時令限定青團,也算不負這好春光。